学术论文中引用的优势性
学术的进步往往是要在对于先前知识的修改、试探和淘汰中接近最为合适的东西的。“从某种意义上说,论文作者不过是一个千人知识集成到一定程度后爆发的引爆者,从论文的‘新’中总可以隐约听到‘旧’的回响”。同时也是学术论文组织与表达中的客观需要。黎运汉(2010)认为,科技语体承载的内容都是客观现象、客观规律、客观事实,这就要求其记述语言必须是不掺杂任何主观情感、主观臆断的质朴的语言,因此,科技语体的修辞特点可总括为精确性、严密性和客观性。作为科技语体的语体修辞特点的集中展示者,学术论文也必须满足“客观性”的特点。而这种客观性往往是在对先前研究的认识、分析、引用中体现出来的。
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学术论文中的引用也给论文带来了互文性的特征。一方面,学术论文的研究过程离不开继承性;另一方面,在学术论文的写作中采取引用手段,也可以有效地促进科学的传播。而互文性的价值主要并不在于“同”而在于“异”,互文性并不一定会妨碍独创性。一个好的作者,往往善于用互文性来保证其论文文本的客观性和独创性。作者在撰写学位论文或论著时,在阐述和论证过程中免不了要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,包括观点、史实、数据、图表、方法以及其他资料,对引文明确加以标注,指明出处,一清二楚地区分作者和他人的研究成果,这样做,一方面可以表明作者严谨的学风,履行了法定义务,尊重他人的劳动,维护他人的著作权,另一方面著录参考文献也是对作者自身著作权的保护,免除了抄袭、剽窃他人成果,侵犯著作权的嫌疑,甚至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作者的“独创性”。
拉图尔(2005)认为,“引证、引文和脚注的有无正是表明一个文件是否严肃的标志,你可以仅仅通过增加或减少引证而把一个事实转变成想象,或者把一个想象转变成事实”。“一篇没有引证的论文就像一个无人跟随的孩子,深夜孤独地行走在他一无所知的大城市里,他会走失,会碰到任何可能发生的事情。相反,攻击一篇充斥着脚注的论文,这意味着持异议者必须削弱每一篇被它引证的其他论文,或者至少将被威胁着必须这么做。”所以,我们在阅读论文时,总是时时看到一系列的引证,这是毫不奇怪的。作者们正是靠着这种策略,用来突出他现在完成的论文是最新的、最重要的和不断有发展的这样一个目的,从而使他的论文最大程度地避免了读者的攻击,从而打开公开发表的大门。
由此我们看到,学术论文中的引用使得论文本身带上了明显的互文性特征,而正是由于这种互文性的存在,保证了学术论文的客观性、独创性以及“避免攻击性”。而这也正是学术论文中引用的优势性所在。